热点资讯
“天气的影响不是一点点,天气一冷,直播间的人数会立马上升。”线上线下开店卖了十几年羽绒服,雪茉服饰的老板阿杰转做直播后,对气温变化更加敏感。
12月17日,大雪节气已过10天,寒潮“虽迟但到”,而在社交媒体上,“南方人终于向羽绒服低头”登上了热搜。阿杰介绍,13日降温以来,直播间人数提高了3倍,订单大幅增加。
在一些中小商家的感知里,前期“暖冬”的影响也比较有限。多位平湖羽绒服老板表示,目前来看,店铺的批发情况与往年相差不多。12月中旬时,一位老板直言:“哪里是暖冬,今年是闰月,这才是农历11月头。”
而对于目前来说,平湖市富尔达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峰说,现在销售还好,但比之前有一些回落了,因为他们的旺季,基本上在10月中到11月中为止,而之前进去的客户很多,现在可能受气温的影响,有所回落了。
批发店“韩悦”的平湖负责人林译铨介绍,12月还不是人最多的时候,现在来的基本是补货的。11月人满为患,他要站在门口维持秩序,店里人满了不让进,要等前一批客人出来,才能进下一批。
大众感受与业内认知之间存在的偏差,或源于今年与往年不同的“入冬时间”。优衣库方面也提到,“今年华南地区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冬装上新相较于全国晚2个月”。
当地时间9月6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2022年12月获得加征关税豁免的352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将继续延长其“301条款”关税豁免期。这些豁免原定于9月30日到期,现在豁免期至2023年12月31日。
其中包括“填充用羽毛(0505.10.0050)”、“填充用羽绒(0505.10.0055)”和“填充鸭绒或鹅绒的棉质枕头(9404.90.1000)”三项产品。
目前,这些豁免面临着到期。但据美媒《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拜登政府打算给已经负重累累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产品等部分中国商品关税再添一把火。
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尚未就关税问题做出决定。而此前有关调整对华关税的内部讨论最终均以失败告终,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而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谈及对华关税时竟辩称,“不存在纯粹的自由贸易”。
“13克的充绒量能算是羽绒服吗?”近日,深圳一位女网友发帖称,因为近期降温,自己在网上花500多元购买了一件薄款羽绒服,到手后发现很轻,一看充绒量仅13克,这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
在某电商平台上,售卖类似薄款羽绒服的商家还有多家。他们服装的标签,内容与深圳网友展示的标签图片一致,强调选用2021新国标羽绒标准,定价从400到500元不等。
其中一位客服人员解释,“衣服是真丝丝绒的面料,比较御寒保暖,十多克的羽绒在广东完全没有问题。”另一店铺的客服则强调:“在广东不用太厚的,这是薄款羽绒服,就是15度左右穿的。”
12月25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祝炜表示,按照新国标,绒子含量低于50%就不能叫羽绒服,对于充绒量没有明确规定,而羽绒服的价格主要跟做工用料和品牌溢价有关,跟充绒量并没有太大关系。
12月21日,加拿大鹅联合上海慈善基金会捐赠逾2000件羽绒服及防寒物资,以援助甘肃震区。随后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图表示,该批援助物资疑似流入二手平台闲鱼被倒卖。
据荆州日报社官方账号“冷暖视频”表示,临夏州宣传部郭部长称,目前这批物资还没有发下去,捐赠者正在现场对接发放细节,捐赠者会全程跟踪发放的整个过程,网上流传的情况不属实。
而来自闲鱼平台的消息称,网传截图系咸鱼平台用户为售卖羽绒服编造虚假信息蹭热点,已下架相关商品并永久封禁账号。
据上海慈善网公布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驰援甘肃等地区抗震救灾专报(第四期),12月24日上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第三批赈灾物资发车运往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该批赈灾物资总价值达1500万余元,其中包括2001件 Canada Goose(加拿大鹅)羽绒服。